Spring事务
Spring事务
Spring 事务实现方式有哪些?
回答:
Spring事务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:编程式事务和声明式事务。编程式事务通过TransactionTemplate或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手动管理事务;声明式事务通过@Transactional注解或XML配置实现,更加简洁和常用。
分析:
编程式事务管理需要开发者在代码中显式地管理事务的开启、提交和回滚。Spring提供了两种编程式事务管理的方式: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和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。TransactionTemplate封装了事务管理的模板代码,使用起来更加简洁;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则提供了更底层的事务管理接口,使用起来更加灵活。
声明式事务管理是Spring推荐的事务管理方式,它通过AOP实现,对业务代码的侵入性最小。声明式事务管理可以通过@Transactional注解或XML配置实现。@Transactional注解使用起来更加简洁,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;XML配置则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,但使用起来相对繁琐。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通常使用声明式事务管理,特别是@Transactional注解。这种方式不仅使用简单,而且能够将事务管理代码与业务代码分离,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。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,如需要更细粒度的事务控制,我们也可以使用编程式事务管理。
事务的传播级别有哪些?
回答:
Spring定义了7种事务传播级别:REQUIRED(默认)、REQUIRES_NEW、NESTED、SUPPORTS、NOT_SUPPORTED、MANDATORY和NEVER。这些传播级别定义了当一个事务方法被另一个事务方法调用时,应该如何处理事务。
分析:
REQUIRED是默认的传播级别,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加入该事务;如果不存在事务,则创建新事务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大多数场景,能够保证事务的完整性。
REQUIRES_NEW总是创建新事务,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挂起当前事务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需要独立事务的场景,如日志记录、消息发送等。
NESTED在当前事务中创建嵌套事务,如果当前不存在事务,则创建新事务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需要部分回滚的场景,如批量处理中的单条记录处理。
SUPPORTS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加入该事务;如果不存在事务,则以非事务方式执行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对事务没有强制要求的场景。
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执行,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挂起当前事务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不需要事务的场景,如查询操作。
MANDATORY要求当前必须存在事务,否则抛出异常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必须在事务中执行的场景。
NEVER以非事务方式执行,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抛出异常。这种传播级别适用于禁止在事务中执行的场景。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通常使用REQUIRED传播级别,它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求。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,如需要独立事务或嵌套事务,我们可以使用其他传播级别。
Spring事务中的隔离级别有哪几种?
回答:
Spring事务支持5种隔离级别:DEFAULT(默认)、READ_UNCOMMITTED、READ_COMMITTED、REPEATABLE_READ和SERIALIZABLE。这些隔离级别定义了事务之间的可见性规则,用于解决并发事务问题。
分析:
DEFAULT使用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,通常是READ_COMMITTED。这种隔离级别适用于大多数场景,能够平衡性能和并发性。
READ_UNCOMMITTED是最低的隔离级别,允许读取未提交的数据,可能导致脏读、不可重复读和幻读。这种隔离级别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,如统计报表。
READ_COMMITTED允许读取已提交的数据,可以避免脏读,但可能导致不可重复读和幻读。这种隔离级别适用于大多数业务场景,能够提供较好的并发性能。
REPEATABLE_READ保证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的结果一致,可以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,但可能导致幻读。这种隔离级别适用于需要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场景,如订单处理。
SERIALIZABLE是最高的隔离级别,完全串行化执行事务,可以避免脏读、不可重复读和幻读,但并发性能最差。这种隔离级别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,如银行转账。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通常使用READ_COMMITTED隔离级别,它能够满足大多数业务场景的需求,并提供较好的并发性能。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,如需要保证数据一致性,我们可以使用更高的隔离级别。
声明式事务实现原理了解吗?
回答:
声明式事务是通过Spring AOP实现的。Spring会在运行时为目标对象创建代理对象,在代理对象中实现事务的开启、提交和回滚。当调用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时,会先经过代理对象,由代理对象管理事务。
分析:
声明式事务的实现原理主要涉及Spring AOP和动态代理。Spring会在容器启动时,扫描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类,并为这些类创建代理对象。代理对象可以是JDK动态代理或CGLIB代理,具体使用哪种代理取决于目标类是否实现了接口。
当调用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时,会先经过代理对象。代理对象会在方法执行前开启事务,在方法执行后提交事务,如果方法抛出异常,则回滚事务。这种实现方式对业务代码的侵入性最小,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,不需要关心事务管理。
声明式事务的实现还涉及到事务管理器(TransactionManager)和事务同步器(TransactionSynchronization)。事务管理器负责管理事务的开启、提交和回滚;事务同步器负责在事务的不同阶段执行回调,如事务提交后、事务回滚后等。
Spring 声明式事务无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?
回答:
Spring声明式事务无效可能的原因包括:方法访问权限问题、方法调用方式问题、异常处理问题、数据库引擎不支持事务、事务传播级别设置不当等。
分析:
方法访问权限问题:如果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是private或protected的,事务可能不会生效。这是因为Spring的事务管理是通过代理实现的,而代理对象无法访问private或protected方法。
方法调用方式问题:如果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是通过this调用的,事务可能不会生效。这是因为this指向的是目标对象,而不是代理对象,因此不会经过代理对象的事务管理。
异常处理问题:如果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捕获了异常但没有重新抛出,事务可能不会回滚。这是因为Spring默认只在遇到未检查异常(RuntimeException)时回滚事务,如果异常被捕获,Spring就无法知道发生了异常。
数据库引擎不支持事务:如果使用的数据库引擎不支持事务,如MyISAM,事务管理将无法生效。
事务传播级别设置不当:如果事务的传播级别设置不当,可能导致事务无法正确传播。例如,如果内部方法的事务传播级别是REQUIRES_NEW,而外部方法的事务传播级别是REQUIRED,内部方法的事务将无法加入外部方法的事务。
protected 和 private 加事务会生效吗?
回答:
protected和private方法上的@Transactional注解不会生效。这是因为Spring的事务管理是通过代理实现的,而代理对象无法访问protected和private方法。
分析:
Spring的事务管理是通过AOP实现的,它会在运行时为目标对象创建代理对象,在代理对象中实现事务的开启、提交和回滚。当调用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时,会先经过代理对象,由代理对象管理事务。
但是,代理对象只能访问目标对象的public方法,无法访问protected和private方法。因此,如果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是protected或private的,代理对象将无法管理这些方法的事务,导致事务无法生效。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应该将带有@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设置为public,以确保事务能够正确生效。如果确实需要在protected或private方法上使用事务,可以考虑将这些方法重构为public方法,或者使用编程式事务管理。
加入事务和嵌套事务有什么区别?
回答:
加入事务是指将当前方法的事务加入到已存在的事务中,而嵌套事务是指在当前事务中创建一个新的事务。加入事务不会创建新的事务,而嵌套事务会创建新的事务,并且可以独立提交或回滚。
分析:
加入事务通常使用REQUIRED传播级别实现。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加入该事务;如果不存在事务,则创建新事务。加入事务后,当前方法的事务将和已存在的事务共享同一个事务上下文,共享事务的提交和回滚。
嵌套事务通常使用NESTED传播级别实现。如果当前存在事务,则在当前事务中创建一个嵌套事务;如果不存在事务,则创建新事务。嵌套事务是当前事务的子事务,它可以独立提交或回滚,但父事务回滚时,子事务也会回滚。
加入事务和嵌套事务的主要区别在于事务的独立性。加入事务后,当前方法的事务将和已存在的事务共享同一个事务上下文,无法独立提交或回滚;而嵌套事务是当前事务的子事务,可以独立提交或回滚,但父事务回滚时,子事务也会回滚。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通常使用加入事务,它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求。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,如需要部分回滚,我们可以使用嵌套事务。
